去理发的时候,洗头小妹刚给我洗完头发,就开始拿起手机刷抖音。
聊天得知她只有17岁。
我看着她,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她其实有很多机会,实际上当时就想到了3条她可以走的路。
但是,她一条都不知道。
而意识不到自己不知道是最可怕的。
不知道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从小到大有很多生活中的困惑,虽然身边的所有人都在做同样的事情,但是你总觉得哪里不对,可是又说不上来。家庭、学校、公司、社会,每一步都是这样。
只要视角放大,很多东西自然就很清晰了。
所有人,刚生下来什么都不懂,所有人都一样。
我们既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这个世界。
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你的成长环境(包含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国家的宣传、你每天接触的信息、你自己的学习)决定了你接收到的信息,这些信息进入你的大脑,形成了你认识这个世界的思维模型,你每时每刻看到的世界,都是先通过这个模型加工的。
所以每个人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
成长环境→接收的信息→思维模型→对世界的认识
你成长环境里的所有人,他们的想法、建议,都不是完全正确的,都有他们的局限性。
你爸妈是,你同学是,你老师是,你领导是,你的国家领导人也是,他们说的都不一定是真理。因为他们也只能通过自己脑子里已有的那点信息、那个视角来解读这个世界。
然而我们很少怀疑自己在这个局限性的认知模型下得出来的那些想法可能是错的,是被骗了。因为这不仅是你周围所有的都人告诉你的,还是你自己的大脑告诉你的,怎么可能是错的呢?
你没错,这个世界也没错。错的是你的世界太小了。
举个例子。同样是一对父子走在街上看到一个乞丐,
一个一般的爸爸会给孩子说看到乞丐我们能帮就帮一下;
一个受过一次骗的爸爸会给孩子说这些乞丐很可恶,都是假装的;
一个当官的爸爸会说咱们这里还有人过得这么苦,社会没能给他提供就业保障啊;
一个一路努力考到985毕业当老师的爸爸会说,这人有手有脚为什么不去努力工作;
后来你又看到了洛杉矶成群结队的流浪汉,知道了原来学历不错有房有车努力工作的中产也会一夜之间流落街头;
后来你又看了《贫穷的本质》,知道了原来这东西有很难撼动的系统性原因;
后来你又和一个知名的社会学家聊了聊……
所以,你要怀疑一切,不轻易下结论,要不停学习,尝试,探索新的东西,看到更大的世界,才能从不同的角度看到这个世界最完整真实的模样,也才能解决你生活中的很多困惑。
这篇文章,咱们就往后退一下,从更大的角度去看看你生活中的一些困惑,到底是哪来的(think big)。
我们的那些困惑
3岁的时候,妈妈突然叫正在认真吃饼干的你给一个陌生阿姨“展示才艺”,床前明月光下一句是什么?能从一数到几了?你只是觉得有点奇怪,但不知道为什么;
小学开始,生活好像就只有学习,所有其他事都变成了不务正业,看电视是,打游戏是,出去玩是,除了学习什么都是,你不知道为什么;
你觉得语文课文还挺有意思,但是为什么出的题这么奇怪,出题的人好像和鲁迅关系很好,鲁迅怎么想他都知道,而且有唯一正确答案;
考试没考好,你无比自责,都不敢回家,感觉对父母来说你已经失去了价值,愧对了父母的养育之恩,毕竟你爸妈说你考不好就不爱你了,你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高中了,他们说你啥也别管,就把分数考高就行,有分数啥都有了;
你不分昼夜努力学习,终于考了高分,该填志愿了,这才发现自己十几年来只知道考高分,现在高分有了,但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家里也帮不上忙,就随便报了一个所谓的热门专业,选了生物工程。而当初比你多玩了一年、少考了100分,但是在父母指导下选了自己喜欢的计算机专业的二强现在已经是阿里P8了;
大学四年,一边学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一边报复性地打着游戏、刷着美剧,期末临时突击;
大学毕业,再次懵逼,不知道是要考研、考公、出国还是工作?如果工作的话,国企私企外企去哪个?去了做什么岗位?
工作了,老板说你不成功是因为你不够努力,你隐约觉得老板好像在欺负你,但是好像他说的又很有道理,是为了你好,是你自己格局小了,真惭愧;
你努力工作,尽心尽责,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赚的钱总是不够花;
你换了好几个工作,但不知道为啥感觉都是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都不是自己喜欢的,越发迷茫,我到底适合干啥?我是不是个废物,为什么干啥啥不行?你看小颖,她也不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还是坚持在做,习惯了也就好了,我为什么不行?
你一个月2000块钱租了个12平米的简陋小房间,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
他们都开始讨论要“定”在哪个城市。你有点困惑,难道只有你一个人好奇为什么大家都默认要在一个城市安定下来过一辈子,你是不是不太正常?
别人都相亲结婚了,父母亲戚同事都说你也得相亲结婚。为啥?因为他们说你年龄到了。为啥年龄到了就要结婚?他们说因为大家都这样,肯定有它的道理,怎么就你事多,你也不说话了;
别人都买房,而且都说你不买房娶不到老婆,于是你也咬牙背上房贷,虽然从此以后老板说啥就是啥,让你加班你就得加班;
别人都生孩子,你也生了一个,同样因为抬头一看大家都这样,“来都来了”,“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虽然你自己都没活明白,对人生一脸懵逼,充满困惑,更别说教育下一代了。所以只好把你仅知的那点从你爸那里学来的教育方法,变本加厉地用在你的孩子身上。“我混的不行,你可不能学我,要好好学习,听我的话、听老师的话、听领导的话,出人头地”;
孩子上初中时候老乱发脾气,你觉得现在条件这么好,自己对他也这么好,不知道这这孙子为什么还不开心;
所有人都在问你为什么还没做什么,从来没人问过你想做什么;
……
一转眼,半辈子已经过去了。
一个空闲的下午,你泡上了一杯茶,坐在阳台上,开始回想这一路走来的每一步。
其实你并没有想着随波逐流,当时你也觉得这些是决定你人生的关键节点,你的内心其实也充满了迷茫与焦虑,你也焦头烂额地思考了很久,但是又不知道答案在哪里。
可是当你还在恨自己为什么没想明白的时候,转头一看旁边的同龄人都已经各自选了一条路走到了前边。
“可能是我想多了吧”,“先就这样吧”。你也摇摇头,被这股潮流裹挟着一路漂流,到了这里。
就像茶杯里那片茶叶,在热水的裹挟下静静翻腾。
没有一点声音。
困惑背后的原因
接下来咱就把视角放大think big,分析一下这些困惑背后的原因。
首先,这些困惑,你都没错,停止自我怀疑。
相信你的感觉,只要你感觉不对,即使说不上来为什么,那也肯定有问题。
把目光转向外部,多找找你周围环境的问题,停止自责自虐。
人在与周围人都不一样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自我怀疑,而不是怀疑所处的环境,这很正常。
但是仅仅因为你看到自己周围的人都在做一件事,不代表这件事就是正确的。
哪怕你的同学、你的同事、你的省、甚至你的国家的所有人都在做同一件事,也不代表这件事就是正确的。
因为哪怕是你所在的国家,也只是世界的一小部分。外边还有更大的世界,有很多面对和你一样困惑的人,却过着和你完全不一样的生活。
你这些困惑本质来源是2点:儒家封建思想,人为设计。
儒家封建思想+人为设计 → 经济结构、政治结构 → 社会氛围 → 企业,学校,家庭的整体氛围
原因1:儒家封建思想
儒家封建思想已经影响中国人2500年了。
中国才刚脱离封建社会100年。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
注意是封建社会啊!就是那种还有皇帝,农奴遍地,丈夫死了老婆要陪葬,人可以随意买卖,年景不好的时候易子而食的社会。
人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随时发生变化。你可以把你手机拿给一个正在在爪哇岛上叉鱼的土著,过不了一会儿他就会刷抖音了。但是文化的影响,是融入到民族的血液里的,很难改变。
从家庭到学校,从公司到国家,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从我们生下来就开始了,我们早已习以为常,以至于意识不到问题的存在。
这些影响的普遍性表现:
- 习惯权威:在权威的压迫下,天天没有选择地强行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不愿意就会被认为不够听话、不够努力;
- 等级制:人分三六九等,要做人上人,媚上欺下;
- 父权制:你爸是你爸,老师也想当你爸,领导也想当你爸,政府也想当你爸。不管在哪,如果你不是儿子,估计就是孙子;
- 官本位思想:进体制是唯一出路,万般皆下品,唯有当官高,读书也是为了当官;
- 法治不足,人治太多:我说你寻衅滋事你就是,先抓起来再说;
- 中庸:多做事不如少犯错,枪打出头鸟;
- 过关思维:人生就是抢占赛道,挤在一起闯关,一关又一关,成王败寇,想尽办法把别人挤下去,自己做人上人;
- 标准答案思维:啥事都得有个标准答案,人生也只有唯一的活法,你没走这一条路,那你走的就肯定是错误的道路;
- 人吃人的本质:表面满嘴仁义道德,实则不管哪个领域,人吃人的本质从来没有变过;
- 歌颂苦难,压抑快乐:你受不了就走呗,反正我有的是人。
原因2:人为设计
你身边所有非自然的的东西都是有人设计的。所有的。
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
而且更重要的不是能看得到的东西,比如你手里这个杯子;而是你看不到的,比如你为买这个杯子交的税。
公司,国家,本质上都是设计出来的概念。
所有让你买东西的广告都是有人设计的;
所有的宣传都是有人设计的。
你以为你就是发自内心喜欢广告上这个车,并没有受广告影响。但是你不知道这是好多个干这行几十年的专业人士精心设计的广告,他们有把握让你看了就会喜欢上。
你以为华为手机就是比苹果更爱国,但是你不知道这个人设是花了大价钱营销给你植入观念的结果。
你以为重庆西安在抖音上火起来是因为大家觉得这里的确好,但你不知道这其实是市政府领导和抖音约聊之后的结果,是当地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一步。
你以为老板说的公司好了大家就都好了是常识,结果做蛋糕的时候说这都是为了集体,大家要艰苦奋斗,勇于牺牲。到分蛋糕的时候才发现,拿刀的是一个个领导,而你只分到了一小块边角。
你以为买房就是投资就是赚到,但是你不知道这是朱镕基总理在20年前就制定好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是变相收税,是真正的大棋,你只是一个被当地政府卖掉还开心数钱的小棋子。
而这种设计,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具体影响及应对-家庭、教育、职业、社会
接下来从家庭、教育、工作、社会这4个方面具体来说说以上2点原因造成的影响。
1. 家庭:
“你考不好妈妈就不爱你了”
“再不听话就不要你了”
“骂你打你还不是为了你好”。
不管你怎么努力,好像总是做的不够好,没能让父母满意。
长大后你觉得自己学习也不行,工作也一般,长得也一般,哪哪都不如别人,真是个废物。
其实这是因为,你对自己的态度是小时候别人对你的态度的一种内化。你并没有任何错,不管你现在是什么样,都值得被爱,你不需要变得更好才配得到一点点爱。
其实孝顺是被儒家思想灌输的观念,其本质很简单,是他们在PUA你,控制你,居高临下地把你当成他们的附属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
他们生你下来,就有养你的义务,注意不是恩惠,是义务,是他们应该做的。
生你的时候经过你同意了么?没经过同意那当然要负责。什么叫带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恩,我求着你带了么?这个世界很美好么?(这个世界其实的确是很美好的,这个之后慢慢和你聊)。
我抓着爪子强行让我的小狗面对镜头跳舞,他还应该开心?应该感恩?
记住:你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谁的附属品,不低谁一等,与你相关的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你的同意才行。
2. 教育:
1.难以发挥人的价值
整个中国的教育方式,不管是家庭父母的教育,学校老师的教育,公司领导的教育,还是国家宣传的教育,本质都是一样的:
针对世界上早就发明出来的基本知识设置考题,所有人比赛谁能背圆周率背的位数最多、用时最短,还要背的刻苦,表面鼓励创新实则不需要你创新,你只要做一个努力、听话的螺丝钉,奋力拧到早就给你设计好的那个孔里。
为什么?因为国家设计的就是需要有人来做这些事,这些人都是人口红利。
我们经常嘲笑美国人普遍数学很差,你问他三九得多少,他在那仰着头、张着嘴、掰着手指头算半天自信的说,二十八。但是为什么他们引领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呢?
对比这两种模式:
- 强行要求10亿人都得会牛顿300年前就发明出来的微积分,设置为人才选拔考题,比谁算得快、练的题多,但是没有一个人会用微积分来搞发明;
- 9.999亿人干脆连乘法都不会算,但是剩下的10万人都在数学方面造诣很高。
哪个模式更有创造性还用说吗?逼着普通人学那么多微积分,除了考试一辈子还能用得上吗?买肉夹馍需要微积分算账吗?
欧美国家的教育状态普遍都是这样的:
高中毕业不急着上大学,可以先gap一年,去尝试工作,去旅行,去发展兴趣爱好,去探索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去探索这个世界。
大学可以随意选课,对什么感兴趣就选什么。
念到一半可以随意转专业,直到你找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到了硕士博士,你会发现班上和你一起上课的,有很多四五十岁、工作了很多年的人,他们重回学校搞研究,单纯就是因为真的喜欢,搞上3年发不出一篇论文也没人说他是loser。不过往往在这种喜欢的驱动下反而能搞出来很厉害的东西。
其本质是这样:首先给你足够的自由去探索自己到底喜欢什么。然后他们给喜欢某个东西的人足够的自由和支持,而不喜欢的人不会逼着你去浪费时间学这些没用的东西。
2.学不到有用的东西
你觉得学校学的知识没啥用,那是因为真的没啥用。最大的作用就是帮你获得学位,找到好工作。至于你学的那些微积分材料工程啥的,一辈子都用不上。
学校真正有用的东西和学习本身无关,是你在图书馆自己看的和专业无关的书、是你认识的同学、是你当社团领导、创业这些学到的东西。
你英语学了十几年,遇到外国人还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也不是你的问题,是他们不会教。
3.我们的学习完全是低效、功利性的
大部分读研读博的人也只是“为了更好找工作”或者“本身就是一份工作”,忍着导师PUA、忍着不喜欢的课题、忍着抑郁去读。
哪怕是念到了硕士博士,大部分人毕业之后就基本停止了学习,每天开始996循环,开始琢磨怎么拉关系、搞项目、立名头,琢磨那个领导喜欢啥、这个基金需要啥,为了生存在挣扎。
实际上,人要终身不停地学习,不仅是学习你专业那点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各种社会科学,多走路,多识人,从而明白这个社会是怎么运行的,人的心理是怎么运行的,怎么能提升自己的幸福感。这些是比你的专业、你的工作更高的层级,是一个人活着最基本、但是也最重要的东西。
3. 职业:
你换了一个工作,两个工作,甚至十个工作,依然没找到你喜欢的。于是你怀疑,自己是不是你有啥问题?
你没问题。其实这才是正常情况。
为什么?因为人类已经存在了二十万年,而“工作”是很晚才出现的东西,是社会结构发展的产物,在这之前人类每天就是出去摘果子打猎,如果这能算是工作的话。
你要往大了想think big。
你不是不适合在这家公司做行政,你是根本就不适合做行政。
你不是不适合现在的工作,你是根本就不适合工作。
因为人类本来就不是为今天这些工作设计的。
稍微仔细一想,你就知道现代社会的多少工作都是没有意义的bullshit job。
服务员,收营员,行政,各种生产操作人员,银行职员,等等,一个拥有那么多天赋的人类,地球进化了几十亿年终于出现的令人惊叹的高等智慧生物,就应该天天干这些没有技术含量的重复性的事情,还得喜欢这些工作?只不过是社会分工到了非常细化的程度,很多没有意义的工作都需要有人来做罢了。而做这些工作的人,也只不过为了一点钱罢了。
那你适合的是什么呢?
你需要的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个事业,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
人比较高级的快乐来自于创造、分享,你要做的就是提供你独特的价值,这个世界自然会以各种方式给你回报。
比如你就是喜欢研究煎饼果子的18种摊法,这就是事业。相信我,人们会自发在你的摊位前排起很长的队给你送钱。
怎么判断是不是喜欢一个工作呢?很简单,就是看你的感觉。
一到周日晚上就焦虑,上班路上有上坟的心情,那就说明这个公司不适合你。
注意:只要你感觉这个工作不喜欢,那就是真不喜欢。哪怕你现在有抑郁症,对所有东西都失去了兴趣,但是不喜欢这个,就是真的不喜欢,并没有受到抑郁症的影响,不要自我怀疑。
4. 社会:
上边说的教育层面的问题,在社会层面进行了进一步扩大。
1.创新环境不好
科技发展的本质还是以人的天性为本,社会需要做的只是给每个人2个东西:自由和支持。
每个人都有天生擅长和喜欢的东西,但是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不知道的,这就需要一个探索、试错的过程。而人要将一件事做好,又需要不断地在失败中总结经验。
这些都是事物发展的基本客观规律。
- 对于那些还在探索的人,社会给他们足够的尝试机会和失败包容度;
- 对于那些探索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的人,社会给他们足够的支持,他们不用你在那乱哔哔瞎指挥,自然会创造出世界上最厉害的东西;
- 对于那些一辈子都没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平常的生活就已经可以过得很开心的人,社会也可以让你一辈子过得衣食无忧非常体面。
让每个人能放心地通过试错找到自己的天赋,然后给与足够的自由和支持让他能发挥自己的天赋,因人制宜,各司所长,整个社会自然会在各个方面都发展的很好。
道法自然,从人性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老子提出的这些最基本的普世真理,中国人反而做的很差。
你敢去辞职换工作试错么?你有耐心去做几年都没有产出的创新么?你有时间去发展兴趣爱好么?
稳定压倒一切,恨不能监视十几亿人每天说的每句话,控制整个国家每个角落的每一口呼吸;
所有领域都是一堆大权在握但是完全外行的人在制定规则,画好了框框,什么都不能出这个框,怎么发展,怎么创新?
2.无处不在的唯一正确答案思维
很多国家,不管你年龄多大,没老婆没孩子,没人说你不正常。
很多人不“定”在任何一个城市,甚至不定在任何一个国家。有生之年只想更多地看看这个世界,认识各式各样的人,认识自己。
很奇怪吗?
3.官本位
再加上中国从古到今的官本位,所有人永远要看政府的脸色。
一纸命令一个行业给你取缔。哪怕你是首富,今天你听话,就给你捧成民族企业家,明天不听话,就给你打成罪恶资本家。说你不合规,就给你红码。
可笑的是,人类社会中最早政府出现,是因为人民需要选一部分人出来,建一个负责公共事务的代理机构。
而今天,这个机构变成了你爸,手里拿着皮带,他说啥就是啥。
这就是我们的一生
从小在各种权威控制下做着不喜欢的事情
又没机会去探索自己的内心
所以终生都在焦虑地迎合外部的评价体系
一边攀比各种标签数据
一边获取一点短暂的名利
一边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卸下伪装
满腹空虚
总结
- 你的困惑都不是你的错,停止自我怀疑,多从周围环境上找原因。
- 相信你的感觉,只要你感觉不对,即使说不上来为什么,那也肯定有问题。
- 你这些困惑,本质来源是2个:儒家封建思想,人为设计。
- 这两点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无孔不入。
- 你没错,这个世界也没错。错的是你的世界太小了。
- 成长环境→接收的信息→思维模型→对世界的认识。
- 怀疑一切,不轻易下结论,要不停学习,尝试,探索新的东西,看到更大的世界。
你有同感吗?或者有没有什么感觉和想法?欢迎在下边↓留个评论,咱们一起聊聊~
加入Reality
每周3分钟,只有周报才有
没有垃圾,只有全网难找的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