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义:从理解到解决

想一个你最讨厌的人。然后想象他一整天无时无刻不跟着你,说你这做的不够好,那做的不到位。

你是什么感觉?

完美主义的人就是这种感觉。

而且,其实那个说你不够好的人,是你自己。

完美主义是个小贱人,外人看上去很漂亮,只有你自己知道她在不停地掏空你:

  • 她总是给你很大的压力,让你经常处于心力交瘁,累个半死的状态;
  • 她总是让你觉得自己不够好。哪怕其他人说你做的很好了,她还是皱个眉:”不行”;

不过她有一点挺好,就是对你不离不弃。她不会因为你变老就离开,相反还会越来越粘着你。因为你老是设定很高的目标但是又达不到,所以会一直很焦虑,变得越来越易怒,直到变成暴躁的老头子老太太。而且等你有了孩子,她还会继续照顾你的下一代,让你的孩子也变成一个完美主义的人。

(别说了,你赶紧说咋摆脱她吧!)

先说一下完美主义与做事高标准的区别,核心还是那个词——动力

做事高标准是自己“主动”想做好一件事情,而完美主义是出于没有安全感的害怕而“被动”地去达到高目标。

做事高标准是基于现实的,从客观现实出发,一点一点往上积累,到时候能做到多好做到多好。相反,完美主义是理想化的,是先设定一个脱离现实的目标。

完美主义真的是想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么?大家都以为是这样,其实不是。

其实完美主义的人要的并不是把事情“做”完美,而是内心“感觉”完美。

要的不是事情,是心情。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东西,这种简单的道理你以为完美主义的人不知道么?当然知道。

那为什么明知道做不到,还是停不下来要去做呢?

完美主义的原因

完美主义的根本原因说到底是三个字:觉得自己“不够好”

觉得自己像个坏掉的玩具,没有价值,随时会被丢弃。

哪怕周围的人都羡慕自己,内心还是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而这种不够好,又是来自没有安全感。

完美主义基本都来自小时候的创伤。比如:

  • 父母离婚了,作为小孩子会在潜意识里觉得是自己不够好,不然为什么妈妈会不要自己呢?于是就开始好好表现,凡事努力做到最好,这样就不会再被丢弃了。
  • 父母不在身边,得学会自己小心翼翼地生活,尽量不犯错。
  • 爸爸老是喝酒打人,所以自己得把任何事情都做好,回到家里让他找不到理由打你。
  • 哥哥很厉害,父母都很喜欢他,所以自己就想做到最好,赢得父母的关注和喜欢。

一句话就是,父母本来应该提供无条件的爱,但是自己并没有得到。

完美主义的思维习惯能形成,是因为它还真的有一些作用:

  • 一个是能短暂地让你觉得对自己的生活有控制感,从而有安全感。
  • 一个是真的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比如考了第一名,真的得到了父母的夸奖,或者没犯错,爸爸真的没打自己,甚至夸了自己。
  • 一个是忙着做事情可以转移注意力。就像很多人成为工作狂,其实是为了让自己忙起来,逃避自己的一些负面情绪。

完美主义的思维习惯是逐渐形成的。刚开始只是下意识地去追求完美。然后发现还真的有一些用,于是越来越强化,最后形成了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

这也是为什么明知道做不到完美,还要去做。因为做的时候是有安全感的,哪怕长期来说造成了更多问题。

就像吸烟的人不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么?当然知道。继续吸是因为吸的那一会儿的确暂时缓解了自己的压力。

陶器-完美主义-tedwild.com

怎么解决

其实解决完美主义和解决其他心态问题的原理是一样的。核心是在于,这些心态是出于没有安全感而产生的,所以他不是不想放手,是不敢放手。你把这个完美主义抽走了以后,要给他另外一个能带来安全感的东西。

这个代替完美主义给你安全感的东西,就是现实

就是通过逐渐看清现实,意识到原来现实比自己想的要美好,这样就基于现实建立起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还是那2大步,先从理性上“理解”现实,再通过练习去“感受”现实。

1. 理解现实

1. 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价值的。

人最根本的价值感就一种,是大自然赋予的,就是——每个人都有权利活着,而且有权利幸福的活着。不管你现在什么样,你现在的样子就足够好了,足够值得被别人爱。最重要的是足够被你自己爱。

2. 成长心态。

虽然很多人知道了,但还是要再明确一下。就是知道所有人生刚下来都是啥也不会的,不管干什么事情,都要从0开始一点点学,都要经过大量练习和失败之后才能成功。这也是为什么真正厉害的人不会嘲笑那些刚起步的人。有一个著名的陶器班实验,就是让两个班的人学做陶器,要求其中一个班的人一个月只做一个陶器,努力做到完美,在结课的时候交上来。让另一个班的人每天做一个陶器,结课的时候把最后一个交上来。结果是,最好的陶器无一例外都是一天做一个的班上做出来的。

3. 分清什么是你能控制的,什么是你控制不了的。

你完美的期望是你自己脑子里的想象,但是事情有它自己的客观运行规律,是你控制不了的。你只能控制自己是不是好好学习,控制不了是不是第一名。这点也是所有人一律平等。

4. 把事情的结果和你自己的价值分开。

事情结果不好并不等于你这人不行。

这几点总结起来其实核心就一个,就是你只要存在就已经有价值了,至于后来有多少成就那是外在的东西,并不决定你的价值。

2. 练习

下次当你注意到自己在做完美主义的事情(比如一遍遍修改PPT的排版),按照以下3步来做:

第一步:停下来

停一下,问你自己这几个问题,最好在纸上或者手机上写下来:

  • 我现在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 这些情绪是被什么事情触发的?
  • 我的什么想法导致我开始做这件完美主义的事情?
  • 如果我不做到那么完美,就做到一个差不多的程度,会发生什么坏事?

如果实在当时停不下来,就等有时间了第一时间记录在日记里。

这一步的目的是,发现经常触发你完美主义的那些情景,以及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清你自己完美主义行为的完整过程。

第二步:感受它

从小到大,所有人都在告诉你事情发生的时候要立马做点什么,没有人告诉你其实你可以什么都不用做。

你没必要对自己的情绪做任何反应,只是感受它就好了。

不消灭它,不逃避它,就只是感受它。

关于情绪要知道这几点:

1. 情绪只是个信号。是你的身体在建议你要去干什么事情。

2. 没有坏情绪。一种情绪感觉不好不代表这个情绪本身不好。比如你感觉害怕可以让你躲开危险的东西,感觉生气可以让你为自己发声。不能不解决问题,而是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3. 很多情绪的建议是错的。情绪是我们的大脑学习的在什么情况下发出什么信号,更有利于你的生存。它的学习数据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我们在如何解决拖延里边说到的,来自几十万年的进化。而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已经和远古时代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情绪的建议很多也是错的。第二个来源是你出生以后的生活经验。比如吸烟这个习惯是怎么形成的呢?就是某一次你感觉焦虑,旁边刚好有一个朋友说抽根烟吧,结果发现还真的缓解了一点焦虑。于是下次你焦虑的时候又想到了烟,来回几次就形成了习惯,一焦虑你的大脑就告诉你“快吸烟”。但其实缓解焦虑的方法有很多,而吸烟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方法,只是机缘巧合下你恰好接触到了的一个方法。

4. 情绪只会持续一小段时间。你什么都不用做,情绪自己就会消失。情绪是由释放到我们血液里的激素引起的,为了让你应对当前面对的情况,比如逃跑。过一会儿危险消失了,激素就会分解,情绪自然也就消失了。抑郁和焦虑是因为你持续告诉自己的大脑我处于危险中,所以大脑一次又一次地不停释放激素,所以你就感觉这个情绪一直没过去。

造成完美主义的不安全感也是一种情绪,用做点什么的方法去“解决”它是错误的。

具体的做法可以用“看你两分钟”方法。就是手机设定个2分钟的计时,这2分钟里什么都不干,就感受自己的情绪,观察它。随着练习次数增加可以慢慢把这个时间加长到5分钟,10分钟,直到最后你可以感受到这个情绪已经基本过去了。

第三步:故意不完美

接下来回到你在做的事情,故意只做到你觉得别人认为已经够好的程度,而不是你自己设定的完美值。

先从小事情开始尝试,看有没有什么严重的后果。你会发现你在那花了半天时间弄的PPT排版,别人可能根本没注意到。

或者选一部分搞砸了后果也不严重的工作,就让你下属去做,看是不是没你别人就啥活都干不成了。

最后一个方法:冥想

上边第二步中的感受它其实是正念。而长期来说,冥想是解决完美主义的一个很有用的方法。

因为冥想就是慢下来,看清现实的最好方法。

See you on the other side.

加入Reality

每周3分钟的现实,1%的快乐,只有周报才有

没有垃圾,只有全网难找的干货.